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药悬浮剂替代乳油制剂渐成主流

农药悬浮剂替代乳油制剂渐成主流
更新时间:2010-05-14      阅读:3320

今年以来,接二连三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年初,海南产豇豆因含禁用农药水胺硫磷,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4月初,青岛一些市民因食用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的韭菜中毒,再次引爆蔬菜食用安全性话题。几乎与此同时,广西南宁“毒白菜”事件事发,大白菜农药残留超标,内含4种农药成分,其中2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应当如何破解食品安全背后的农药残留问题?CCIN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业界专家。专家指出,以水基化环保剂型代替传统的乳油与粉状制剂,正成为上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其中的水悬浮剂是国内外一种有远大前景的新剂型。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主任仲苏林向CCIN记者介绍,悬浮剂是农药水基性制剂的一种重要剂型,是悬浮有微细固体粒子的水基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展着性和生物活性,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加工和使用中无粉尘飞扬,相对于其他剂型来说更为安全环保。悬浮剂具有药效高、残留低、安全低毒、清洁环保、经济性好等性能,明显优于可湿性粉剂、粉剂和乳油等传统剂型,近些年来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农药新剂型。在欧美发达国家,悬浮剂目前已成为农药剂型中zui基本和重要的剂型。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并生产悬浮剂,随着砂磨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先进测试仪器的使用,农药悬浮剂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除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之外zui重要的剂型,目前获登记的农药悬浮剂品种已超过百种,至2009年底,悬浮剂产品登记号已有2600多个,约占整个农药剂型登记比例的10%。虽有较大增长,但其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低。
   

  近年来,国内外悬浮剂的含量正朝着高浓度的方向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费用以及包装和贮运成本。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多菌灵悬浮剂等高浓度剂型产品已经商品化。
   

  上悬浮剂的新发展趋势一是悬浮剂含量尽可能朝着高浓度方向发展;二是新的原药品种开发的剂型都有悬浮剂的制剂形态;三是悬浮剂的发展表现出应用功能化的趋势,如用于种子处理的悬浮剂就有警戒色、有效成分包衣脱落率等要求;四是随着加工工艺的突破和应用技术的提高,悬浮剂制剂的药效已与乳油等传统制剂相当;五是技术进步使制备悬浮剂的原药理化性质范围得以放宽,传统概念上不能加工成悬浮剂的活性成分现在都可以加工成悬浮剂,如苯醚甲环唑、二甲戊灵、快灭灵等。
   

  国内悬浮剂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与国外悬浮剂型的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现在国内悬浮剂生产工艺已颇为成熟,但悬浮剂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市场上有很多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产生分层、析水和沉淀;甚至于部分产品存在严重结底问题,不易搅动和倒出,降低了药效和浪费了药液。
   

  沈阳化工研究院工程师张国生认为,农药悬浮剂本应该始终以浓缩悬浮液的形态存在,但约有1/3的品种在贮存期间普遍存在分子长大现象,其分散的药物颗粒会聚合并变大,分散稳定性变差,致使一大批农药品种无法实现制剂的水基化或在短期内失效,比较典型的产品有代森锰锌、噻菌铜、喹啉铜等,均为低熔点、水中溶解度相对较大、极性较高的活性成分。同时,分散的药物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导致产品轻则分层,重则沉淀结块,失去其悬浮稳定性。此外,某些活性物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对包装材料的种类特别敏感,也会导致产品不稳定。因此,如何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和悬浮稳定性已成为农药剂型研发和产业化的一个主要技术障碍。
   

  目前国内在水悬浮剂的开发和工业化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据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张荣胜介绍,该公司研制出了40%百菌清悬浮剂配方,经过工业化验证,结果表明配方悬浮率大于90%,其筛析试验、流动性、pH值等指标均达标,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近几年,石油价格上涨,推动了以芳烃类溶剂为主要辅料的乳油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而生产悬浮剂有比较稳定的利润空间。展望未来,随着新型悬浮剂助剂的不断出现,将会有更多的悬浮剂产品涌现。

 


 

电话 询价

产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