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人疱疹病毒6型

人疱疹病毒6型
更新时间:2010-05-13      阅读:3513

简介

  人疱疹病毒 6型(Human Herpers Viruses,HHV-6),属疱疹病毒科β亚科
 

 

  为1986年从淋巴增生性疾病和艾滋病患者淋巴细胞中培养获得的一种新病毒。
 

 

  该病毒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的形态学特征,但其基因结构和抗原性与其他已知的5种疱疹病毒不同,因为分类为HHV-6。
 

 

  HHV-6为嗜淋巴细胞病毒,可在T型及B型淋巴细胞内复制。根据抗原性不同,又可将HHV-6分为A、B两组,
 

 

  两组病毒间的基因同源性达96%以上,但两型间的抗原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略有不同。
 

 

  

形态及结构

  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HHV-6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平均直径约为150纳米(nm)。
 

 

  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其核衣壳与包膜之间为基质蛋白组成的皮层(TEGUMENT)。
 

 

  包膜表面有由病毒编码的糖蛋白组成的刺突。
 

 

  

靶细胞及致病性

  HHV-6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 /HHV-5)宿主相似,主要感染CD4+T细胞、CD8+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
 

 

  亦可在唾液腺、乳腺、肾脏中潜伏并持续进行低密度复制。
 

 

  病毒在淋巴细胞内复制时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并zui终导致宿主细胞破裂、溶解。
 

 

  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时,宿主细胞不会出现细胞病变,但病毒DNA可长期在细胞内留存,形成隐性感染。
 

 

  HHV-6可通过唾液飞沫及密切接触(如接吻,共用餐、饮器具等)、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
 

 

  人群中HHV-6感染较普遍,以我国广东省为例,三岁婴幼儿HHV-6抗体阳性率达95%以上。
 

 

  大多数成人唾液中均可检出少量病毒。但因其复制数量少且过程缓慢,
 

 

  故除免疫低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艾滋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外,
 

 

  绝大多数人感染HHV-6后终身都不会产生明显症状,即终身为HHV-6隐性携带者。
 

 

  少数婴幼儿因免疫低下,感染可引起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
 

 

  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和皮疹,病程多为3~5天,预后良好,大多无后遗症。
 

 

  免疫低下者,如HIV感染者,当人体特异性免疫被削弱至一定程度时,潜伏的HHV-6可被激活并产生急性感染症状,
 

 

  此时会出现间质性肺炎、脑炎、脑膜炎、肝炎及多器官衰竭等症状。
 

 

  活化的HHV-6可大规模感染T淋巴细胞,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削弱。在骨髓移植患者中,HHV-6的活化可导致骨髓抑制。
 

 

  在艾滋病患者,由于HIV和HHV-6均可感染CD4+T细胞,并可在同一细胞内复制,因此会加速CD4+T细胞的裂解,加速并恶化艾滋病的感染过程。
 

 

  

检验方法

  HHV-6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患者的唾液、器官分泌物或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培养病毒、PCR技术检测病毒DNA以及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 及IgG抗体
 

 

  等。
 

 

  目前各国对HHV-6感染尚无有效的特异性防治措施。
 

电话 询价

产品目录